中医谈痔疮的病因

肛肠医院提供网络预约挂号服务

痔疮是一种最常见的肛肠疾病。人类对痔疮的研究已有很悠久的历史。我国在痔疮的研究方面有不少成果,对痔疮的病因有中医的独特理论和看法。那么,中医怎么看待痔疮的病因?应该有很多人对此感兴趣。下面就来看看中医谈痔疮的病因吧。

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,是中国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。“痔”首见于《山海经》,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云:“南流注于海,其中有虎蛟,其壮鱼身而蛇尾,其音如鸳鸯,食者不肿,可以已痔”。在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中也记载有:“西三百五十里日天帝之山,有鸟焉,其壮如鹑,黑文而赤翁,名曰栎,食之已痔”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“痔”病名的文字记载。在中医古籍文献中,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: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,如宋代医家陈言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有:“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,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,不独于肛门边也,有鼻痔、眼痔、牙痔等”;二是所有肛肠疾病的总称,如《说文解字》有:“痔,后病也”。后病即下部疾病,古义后与下通,如唐《外台秘要》等称便血为下血及后血;三是现代意义上的痔疮。通过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,“痔’,病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技术。

1、饮食不节

中医学理论认为痔的发生与膏粱厚味、饮食不节关系密切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澼为痔”。说明饮食不节可以形成痔。宋代窦汉卿《疮疡经验全书》记载:“凡痔……多由饮食不节,醉饱无时,恣食肥腻、胡椒辛辣、禽兽异物,任情醉饱。。。。。。遂致阴阳不和,关格壅塞,风热下冲,乃生五痔”,更具体地指出饮食不节是形成痔疮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明代方贤《奇效良方》指出:“酒热之毒流于脉……内注大肠……以火就燥,则大便闭而痔漏作矣”;清·《古今图书集成·医部全录》云:“食气流滞,则湿热之气,澼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。饮食不节,醉饱,嗜食辛辣油腻炙煿厚味等,肠胃易生湿积热,湿热下注,蕴积日久不散,下趋大肠,蕴而为痔”。

2、感受风湿燥热邪气

风热燥湿等外邪侵袭机体不得从表宣泄,留于体内,攻入大肠,致使湿热蕴结、热郁燥结、血脉瘀结而为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记载“少阴之复,……病痱胗疮疡,痈疽痤痔”;张仲景《金匾要略》有:“小肠有寒者,其人下重便血;有热者,必痔”;宋代窦汉卿《疮疡经验全书》中曰:“严寒酷暑,或久坐湿地,恣意耽着,久忍大便,遂致阴阳不和,关格壅塞,风热下冲,乃生五痔”;明代徐春甫《古今医统大全》“……若因风热粪燥便难,粪未下而痔先破,出血者有之;粪已下而痔后破者,血出者有之,次皆内痔所为”;清代吴谦《医宗金鉴》有:“痔疮形名亦多般,不外风湿燥热源”。以上文献中都说明了风湿燥热等外邪可以引起痔疮的发生。

3、情志失调。气血不和

情志失调、气血不和也是痔疮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,大怒大恐使气血逆乱,经脉纵横,浊气瘀血流注于肛门而为痔;用心忧思过度,暗耗气血,气血亏虚下脱而不得,亦蕴而为痔。如《薛氏医案》明确指出情志与痔的关系,“喜则伤心,怒则伤肝,喜怒无常,气血浸人大肠致谷道无出路,结积成块,生血生乳,各有形相”。另外,古代医家也阐述了气血不和与痔的关系。明代李中梓《内经知要》有:“脉入肛,故为痔”和“痔乃筋脉”;明代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云:“气血纵横,经络交错……浊气瘀血,流注肛门”;明代《普济方》曰:“盖热则血伤,血伤则经滞,经滞则气不周行,气与血俱滞,乘虚而堕人大肠,此其所以为痔也”,明确阐明痔是经脉气血俱滞而引起的病变,气血瘀滞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。在明代薛己《薛氏医案》提到肛肠病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,“臀,膀胧经部分也,居小腹之后,此阴中之阴。其道远,其位僻,虽太阳多血,气运难及血亦罕到,中年后尤虑此患”。

4、过劳过逸,房事不节

久坐久立,气血趋下,聚于肛门为瘀血而成痔。房劳过度、久行、竭力负重,耗伤阴血,阴火内生,逼迫后阴,蕴积而为痔。隋代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曰:“诸痔皆由伤风,房事不慎,醉饱合阴阳,致劳扰血气,而经脉流溢,渗漏肠间,冲发下部”,指出痔疮是伤风、房事、饮食、疲劳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。在明代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中明确指出:“夫痔者……担轻负重,竭力远行,气血纵横,经络交错……俱能发痔”,清代吴谦《医宗金鉴》也记载:“痔总不外乎醉饱入房,筋脉横解,精气脱泄,热毒乘虚下注”。

5、脏腑虚弱,气血亏虚

久泻久痢久咳,耗损机体气血津液,脏腑虚弱,邪气乘虚入侵,不得宣泄,积于肛门可成痔。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日:“久下不止,多生此病”;《丹溪心法》中也记有:“痔者,皆因脏腑本虚,外伤风湿,内蕴热毒,醉饮交接,多欲自戕,以致气血下堕,结聚肛门,宿滞不散,而冲突为痔也”;宋代窦汉卿《疮疡经验全书》说:“人生素不能饮酒亦患痔,脏虚故也”;明代李梴《医学人门》曰:“……脾土一虚,肺金失养,则肝木寡畏,风邪乘虚下流,轻则肠风下血,重者变为痔漏”;清代吴谦《医宗金鉴》也云:“久泻久痢而生痔者”及“久病咳嗽而生痔者”。充分说明了痔疮的发生同脏腑虚弱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此外,在妇女可由于难产久坐或产后用力太过,余血渗于肛边,血脉凝滞,亦能形成痔;或经期伤风受湿,邪气、余血流于大肠而生痔。如《外科启玄》云:“痔曰肠澼是也。妇女因产难久坐,或经行时气怒伤冷受湿,余血渗入肛门边而生”;宋代窦汉卿《疮疡经验全书》记载:“产后用力大过而生痔者”。

阅读全文

相关文章


返回顶部